学生是在大三寒假结束开始准备留学申请的,当时托福刚好90分,在准备gmat的考试。学生本身是学金融专业的,对于研究生要申请的专业方向基本确定也是金融专业,细分方向当时没有想好。后来在我和学生分析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定了大致的方向,然后根据方向我给学生匹配了知
L同学是朋友推荐来咨询的学生。本科是在国内北方985/211院校就读金融工程专业,签约确定合作的时候我和L同学都一直是线上沟通,从未见过面。也多亏了L同学朋友的强烈推荐哈哈哈。从确认办理到最终拿到Offer,我们一起努力了2年多的时间
在美国商科研究生的申请中,金融工程专业的申请难度是最大的。结合申请的种种不利因素,我们做好申请策略,准备申请2021春季入学。这样避开了申请中竞争最大的秋季,也抓住了很多学校在春季申请的时候不需要GRE成绩
由于学生确实也没有任何经历,就让学生申请的时候在自己家公司先实习,补充文书素材。最后我们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申请,申请过后不到1个月,我们申请了10所学校,拿到了8所录取,有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后来因为学生的同学也申请到了GWU,所以学生最
R同学在国内高中的时候,成绩不算理想,不过性格很好,对商科也有浓厚的兴趣。每一位父母应该都是希望孩子能去名校的。不过当我们的实际情况和理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一条路一个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
Jang同学最早的时候是在美国读的高中,因为当初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就选择去读了一个社区学院。但是Jang同学在社区学院很努力刻苦,取得了3.9的GPA。在选择我们高端文案团队之后,我们给Jang同学申请到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早期教育本科专业
Hu同学当初来找我的时候,因为自己本科申请的时候托福和SAT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结合这种情况下,我给Zhang同学制定了从社区学院转学到名校的路径。因为社区转学到美国名校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可以说是做到了曲线救国。
长线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自身的成长,每一次规划,每一项成果,都是学生成长的印记。希望可以越来越多的学生,早点找到自己的方向,取得理想的结果
R同学在国内高中的时候,成绩不算理想,不过性格很好,对商科也有浓厚的兴趣。每一位父母应该都是希望孩子能去名校的。不过当我们的实际情况和理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一条路一个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
M同学毕业于美国一所高中,经历了美高四年的磨砺和沉淀,对于活动和个性特点上M同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有着自己坚持的兴趣爱好。通过结合美高课程的设置,我帮M安排了与其他同学不太一样的课外活动的实习体验,这些也在整个申请环节中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Y同学是家长朋友推荐来咨询的学生。本科是在澳洲墨尔本大学学习神经科学,签约确定合作的时候我和Y同学还从未见过面,因为她在澳洲我在深圳,所以都是微信语音和邮件沟通。从确认办理到最终拿到Offer,是一个漫长且期待的过程
Huang同学当时在国内正准备中考,但是心中没有十足的把握考到所在地的重点高中。3月份和家长一起来找到我准备申请美高,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以后,综合考虑到学生没有时间准备托福和SSAT,最后和家长商量用SLEP申请美高10年级的方案,通过前期努力给学生的培训,最终拿到
Wang同学因为同学的介绍找到了我。一开始学生的目标是美国前50的学校,目标是教育学。和学生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以后,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生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后我把学生的申请目标提到了美国前30的学校。
Gpa较低,申请的时候只有3.3,在神仙打架的CS专业申请中属于比较低GPA了;实习基本没有,就是在家里联系的朋友公司实习,非名企;没有科研经历,可以说软性背景基本为0;准备很迟,大四第一学期才准备申请工作,没有任何规划意识
Liao同学因为同学的介绍找到了我。一开始学生的目标是美国前50的学校,目标是教育学。和学生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以后,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生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后我把学生的申请目标提到了美国前30的学校。
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和选校方案后,我们确定了10所申请院校,也做足了和学校argue的准备,因为澳洲三年制本科的申请学校是case by case的审理。在申请过程比如南加州大学就明确发来邮件说由于学生是澳洲三年制的本科,所以不会给与录取。
本科申请,最重要的是文书,我们和外籍导师,也花了足足10个课时,讨论文书的素材和架构,最终出来的文书进行了5-6次的修改。最终学生托福也只考了97分,sat不到1400.没有ap和sat2成绩,拿到了梦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录取。
Z同学所有的努力都在文书里面。首选,职业规划方面,让她好好和当时实习的领导聊,刚入职场,能做的工作有哪些,如果是去到企业里面,是怎么样的发展道路,如果是去到四大,又是怎么样的。最后我们很清晰合理的表明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D同学之前本科就是我送出去的,当时高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深大的分数线。所以家里面综合考虑之后准备出国。这里也算给其它在观望,或者有想法出国留学但是在普高体系的学生一个成长的案例吧。当时由于准备时间几乎没有,高中均分由于之前并未考虑出国,所以不是特别理